本校於民國56年創立迄今,雖歷經多次改制,然而共同科卻始終如一地伴隨學校而成長;民國86年本校發展跨入另一里程,由大華工商專校改制為技術學院,翌年共同科則順應時代環境的需求,將沿用31年的名稱改為「通識教育中心」,而本中心也隨之擔負起推動全校通識教育的重責大任。
一、通識教育的宗旨
培育學生成為具備人文思維、社會關懷、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。
二、通識教育的目標
本校通識教育為配合本校的教育理念及辦學目標-為落實校訓所揭櫫「敬業樂群」的目標,故透過專業知識之傳授(全能教育),並輔以人文知識之養成(全人教育),期盼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術德兼備、文武合一的優秀技職尖兵,加上各系本位課程中人文素養以「多元文化、鄉土關懷」為主軸,發展出下列通識教育的分項目標:
(一) 培養學生之基本語文能力及綜合完整的判斷能力。
(二) 提供多元領域課程,以開學生宏觀視野。
(三) 強化理性思辨訓練,以育學生獨立思考、理性抉擇之識,建立正確的價值觀。
(四) 健全學生人際關係,增強表達溝通技巧,以成人情練達、通曉事理之青年。
(五) 增加參訪服務機會,培養學生服務之人生觀,俾使日後能服務社會人群。
(六) 強化學生的國際視野及知識統整能力。
(七) 深化學生終身學習之理念,使其了解學無止境,暢通終身學習的管道。
最終理念─希望能順利推動大學通識教育博雅的人文涵養,落實全人教育的目標。
三、通識教育的特色
因本校座落於芎林客家庄,對保留、傳承及發展客家文化責無旁貸,本校遂將「客家創意文化」列為學校重點發展特色;而通識教育亦將「發展客家文化」做為特色之一。另一特色為提升整體通識教育的水準,我們推出「全方位通識教育」。以下為我們設計之執行策略:
(一) 發展客家文化方面
1. 開設通識課程
2. 舉辦展覽或活動
3. 社區推廣教育
(二) 全方位通識教育方面
1. 校園通識化
為了營造充滿人文藝術氣息的校園,使學生品德能受到薰陶,發揮潛移默化之效。
(1) 宣導校訓及特殊校舍命名所具有的通識意義
A. 校訓的宣導:本校的校訓─敬業樂群,語出【禮記‧學記】,其意義是要教育學生能敬重學業並愛好群體。我們將加強宣導,並隨時給學生機會教育,希望學生能以此自我期許。
B. 特殊校舍命名所具有的通識意義:如 各棟建築物的命名皆有其特殊意義,為了讓學生明白校園中的特殊文化,將利用新生訓練期的解說,以及在各棟建築物外豎立解說牌,或是發說明書至各班張貼,及利用上課時的機會教育,使學生知道這些建築物有其意涵,如:發揚盡忠盡孝精神的忠孝樓,發揮仁民愛物精神的仁愛樓,或是紀念一代大儒,有橫渠樓(宋代理學 家張載)、二曲樓(清代理學家李顒);紀念黨國元老的右任樓(于右任先生)、紀念革命先烈的英士樓(陳其美先生)等等;進而希望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、耳濡目染、見賢思齊之效,以化育學生的氣質。
(2) 加強推動藝文中心及藝文廣場的展覽
圖書館藝文中心舉辦各種校內外的藝文展覽,定一樓藝文廣場舉辦長期性的展出,或由通識教育中心、學務處課指組為學生舉辦各種演講、比賽活動,以及運用情境教室上課、舉辦教學成果展等,使學生能經常受到人文藝術氣息的薰陶。
2. 專業通識化
就是將專業、技術方面的課程,加入人文、歷史、人生、生活等內涵,如此才能使專業科目通識化,培養學生除了具備專業能力外,也能與人類文化、生活、社會責任結合。
3. 社區通識化
(1) 運用社區文化資源進行教學:也就是結合通識課及戶外教學活動,使學生了解社區具有的客家文化特色,如:廣福宮、文林閣、飛鳳山的代勸堂、紙寮窩、鹿寮坑、鍾家古厝等,進而融入鄉土,熱愛鄉土。
(2) 開設社區推廣課程:為了落 實終身學習的理念,健全回流教育的機制,以提升本校鄰近社區之人文素養;同時配合社區總體營造,結合社區資源,培育社區通識人才,從事社區服務,可以提升社區文化水準,增進社區永續發展;進而擴大高等教育平民化的空間,以提升並拓展全民知識的深度及廣度;所以本校設有社區推廣教育中心,開設社區推廣課程, 也讓通識教育社區化。
(3) 本中心每學期舉辦的各種展覽,除了提供全校師生參與外,更歡迎社區人士前來觀賞。
4. 體育通識化
除了一般體育課程之外,本校還有「體適能健身中心」,隨時提供師生健身之用,同時為了落實「全人健康」的概念,使學生了解運動可以與休閒活動結合,運動可以跟保健觀念結合,運動兼具促進健康體適能、紓解現代生活壓力、提升工作效能、滿足人際歸屬及自我實現等心理需求;因此要有終身運動的觀念。
5. 社團通識化
透過本校的社團發揮通識精神,利用社團活動,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,將通識精神注入社團活動中,有助於全人教育目標的達成。
上述理想要能真正的落實推動,猶有賴全校教職員工的支持與協助,我們要有全校教師皆為通識教師之理念,因為專業教育就如花蕊,通識教育猶如花瓣,兩者搭配,才能相得益彰,呈現出燦爛的花朵。期望我們能共同努力耕耘這塊大華的園地,讓它開出燦爛之花,結出良善之果。
|